圖3-4、(a)1991~2008地震震央分布圖(共336,053個地震) (b)1991~2008規模大於3之三維地震震源分布圖(共36,716個地震)
圖3-5、(a)地震規模-累計個數分布圖。(b)CWASN的觀測效能,等值線為可觀測到的最小完整規模
圖3-6、1991~2008年共2,243個由短週期地震紀錄分析所獲之P波初動解之分布圖
圖3-7、臺灣地區20世紀以來災害性地震之震央分布圖;圖中標示編號之實心星形為地震速報系統成功測報之地震,地震編號資訊請參考表3-2
圖3-10、2006年4月1日規模6.2臺東地震之發布過程歷時圖
圖3-11、2001年至2008年子網自動定位與人工定位之比較圖
圖3-12、2001年至2008年子網計算規模與人工計算規模之比較圖
圖3-16、自1996年至2007年,BATS寬頻地震網在Local區域截取地震波形資料之地震分布圖
圖3-17、自1996年至2007年,BATS寬頻地震網在Range1及Range2區域截取地震波形資料之地震分布圖
圖3-18、2004年至2008年中央氣象署共求得676個CMT震源機制解
圖3-20、自由場強震站站房基座(上、中圖)及玻璃纖維保護蓋(下圖)尺寸示意圖
圖3-21、2006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自由場強震站(站碼KAU082)收錄紀錄波形時間歷時圖(左圖為第1個地震,右圖為第2個地震)
圖3-22、依據2006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自由場強震資料所繪製之震度等值圖
圖3-25、臺東高商各頻道所收錄2006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第1個地震的波形時間歷時圖
圖3-26、臺東高商各頻道所收錄2006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第2個地震的波形時間歷時圖
圖3-28、臺灣地區2004至2008年平均水平絕對速度場圖
圖3-29、臺灣地區2004至2008年平均垂直絕對速度場圖
圖3-33、宜蘭區域速度剖面結果(2008年絕對速度),深色虛線表示牛鬥斷層之構造線,淺色虛線表示2005年3月6日的宜蘭雙震的餘震線性分布
圖3-34、2005年3月6日宜蘭雙震的餘震分布(星形表示主震)
圖3-38、蘇澳站(SUAO)的時間序列圖(直線表示花蓮外海地震)
圖3-39、2002年3月31日花蓮外海地震水平向同震變形分布圖
圖3-40、成功站(CHEN)的時間序列圖(直線表示臺東成功地震)
圖3-41、2003年12月10日臺東成功地震水平向同震變形分布圖
圖3-42、恆春站(HENC)的時間序列圖(直線表示恆春地震)
圖3-43、2006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水平向同震變形分布圖
圖3-44、彰化斷層周遭GPS測站分布圖(粉紅色虛線段表示所選長期基線)
圖3-45、鹿港站(LUKN)-彰師大站(CHUA)的時間序列圖
圖3-46、埔心站(PUSN)-八卦山站(PAKU)的時間序列圖
圖3-47、彰化斷層周遭GPS測站分布圖(粉紅色虛線段表示所選短期基線)
圖3-48、2006年4月1日ML6.23臺東地震在赤山站之同震階變紀錄
圖3-49、2004年12月26日Mw9.1印尼蘇門達臘島地震在那菝站及花蓮站之表面波同震紀錄
圖3-50、花蓮站地震地下水觀測井地震前水位異常紀錄(粗黑線:花蓮站地下水位,細黑線:花蓮站預測天文潮)
圖3-52、中央氣象署井下地震儀觀測站與東部海域海底地震儀觀測站位置圖
圖4-2、(a)臺灣地區1991~2008年之地震震央分布圖(b)臺灣地區 1994~2008年規模大於3地震之震源分布圖
圖4-3、臺灣地區1994~2008年之地震累計個數等值圖以及規模≧6.0之地震震央分布圖
圖4-4、臺灣地區1900至2008年之(a)地震個數統計圖、(b)年累積規模暨累積能量統計圖,粗線為累積能量值,以對數表示、方形標記為年累積規模值
圖4-5、臺灣地區1991至2008年之地震個數、規模與b值之時序統計圖
圖4-6、(a)臺灣地區1994至2008年之b值等值圖(b)臺灣地區1994至2008年背景地震活動之b值等值圖
圖4-7、臺灣地區1991至2008年CWASN觀測能力下限的規模等值圖
圖4-8、1994~2005年臺灣地區地震分布圖(a)篩選前、(b)篩選後
圖4-9、1994~2005年臺灣地區背景地震活動特性,每張圖上排與下排分別表示深度≦40公里與>40公里地震活動,網格尺度與移動間距:(a)0.2°、(b)0.1°以及(c)0.05°
圖4-12、臺北分區1900至2008年淺源地震(深度< 40 km)震央分布圖
圖4-13、臺北分區1900至2008年淺源地震(深度< 40 km)累積規模分布圖
圖4-15、臺北分區1994至2008年淺源地震(深度< 40 km)震央分布圖
圖4-16、臺北分區1994至2008年淺源地震(深度< 40 km)累積規模分布圖
圖4-19、臺北分區1900至2008年淺源地震(深度< 40 km)時序統計圖
圖4-20、臺北分區1994至2008年地震時序統計圖(虛線為集集地震的時間)
圖4-21、臺北分區1994至2008年淺源地震(深度< 40 km)時序統計圖(虛線為集集地震的時間)
圖4-22、臺中分區1994年~2008年地震活動每月地震個數統計圖
圖4-23、臺中分區1994年~2008年地震活動每年與每月地震個數統計圖
圖4-24、左圖為臺中分區1901年~2008年地震規模與個數統計圖,右圖為各規模區段地震個數百分比,顯示臺中分區地震有91%集中在規模3以下
圖4-25、臺中分區1901年~2008年地震深度剖面圖及統計圖,顯示臺中分區之地震深度有86%發生在20公里範圍內
圖4-27、臺中分區時序統計圖。1901年~2008年較大規模(ML≧5.5)及災害性地震個數統計
圖4-32、1999年9月21日集集地震震源區名間測站及日月潭測站收到超過1G之加速度紀錄
圖4-36、2000年5月17日臺中德基地震主震發生之前後地震分布情形
圖4-37、2000年5月17日臺中德基地震主震發生之前後地震每日統計
圖4-40、2000年6月11日南投地震主震發生之前後地震分布情形
圖4-41、2000年6月11日南投地震主震發生之前後地震每日統計
圖4-42、上圖為1994年至2008年嘉南分區月地震個數分布,中圖為1994年至2008年月規模大於3之地震個數分布,下圖為1994年至2008年月累計規模分布
圖4-46、斗六地震全臺震度分布(圖片來源: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圖4-47、梅山地震全臺震度分布(圖片來源: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圖4-48、中埔地震全臺震度分布(圖片來源: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圖4-49、新化地震全臺震度分布及震源機制解(圖片來源: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圖4-50、白河地震全臺震度分布及震源機制解(圖片來源: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
圖4-56、高屏分區從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每月地震個數統計圖
圖4-57、高屏分區從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每月累積規模統計圖
圖4-58、高屏分區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每月地震規模大於3之個數統計圖
圖4-60、以利稻和桃源中心點(120.896, 23.174)為原點,搜尋從2000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半徑30公里內芮氏規模大於4.0的地震,可以找到5組群集現象
圖4-61、民國89年7月29日嘉義阿里山東南方地震之正式報告
圖4-62、民國89年7月29日嘉義阿里山東南方地震之等震度圖
圖4-63、民國89年7月29日嘉義阿里山東南方地震之餘震個數vs.時間長條圖
圖4-64、民國89年7月29日嘉義阿里山東南方地震之餘震規模vs.個數長條圖
圖4-65、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第一起地震之正式報告
圖4-66、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第一起地震之等震度圖
圖4-67、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第二起地震之正式報告
圖4-68、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第二起地震之等震度圖
圖4-70、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後4個月內餘震分布圖
圖4-71、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之餘震個數vs.時間長條圖
圖4-72、民國95年12月26日恆春地震及其餘震規模vs.個數長條圖
圖4-73、臺東分區1903年7月~2008年12月每月時序統計圖
圖4-75、臺東分區1994年~2008年間不同規模區段之時序統計圖。上圖為規模4.0以上的月個數統計值;下圖為小於規模4.0的月個數統計值
圖4-78、臺東分區三組具災害與特殊性地震序列之主震震央分布及其初動機制解圖,附表為對應之震源參數
圖4-80、1996年9月蘭嶼地震序列之地震個數與規模對應關係統計分析圖。資料搜尋範圍為東經121.0°~121.8°、北緯21.5°~22.7°,震源深度小於50公里者
圖4-83、2003年12月10日臺東成功地震之等震度圖與震源機制解
圖4-91、2006年4月1日臺東地震發生後1個月內之餘震分布及深度剖面圖,以及1日和16日兩個規模6.0以上地震的初動解圖(星星為震央位置)
圖4-92、1906~2008年花蓮分區每月地震個數與最大規模時序統計圖
圖4-93、1973~2008年花蓮分區每月地震個數與最大規模時序統計圖
圖4-95、花蓮A區及花蓮B區規模5.5以上地震之空間分布圖,上圖為深度小於30公里之地震,下圖為深度大於30公里之地震
圖4-96、1986年5月20日規模6.5有感地震。上圖為群震之空間分布,下圖為群震與主震之時序關係
圖4-97、1995年2月23日規模5.77有感地震。上圖為群震之空間分布,下圖為群震與主震之時序關係
圖4-98、1995年12月19日規模5.8有感地震。上圖為群震之空間分布,下圖為群震與主震之時序關係
圖4-99、2000年9月10日規模6.2有感地震。上圖為群震之空間分布,下圖為群震與主震之時序關係
圖4-100、2005年4月30日規模5.62有感地震。上圖為群震之空間分布,下圖為群震與主震之時序關係
圖4-101、1983~1986花蓮B區規模5.5以上地震震央位置,圖中之標示為發震順序,右表為發震日期及規模
圖4-102、1994~1996花蓮B區規模5.5以上地震震央位置,圖中之標示為發震順序,右表為發震日期及規模
圖4-103、2001~2002花蓮B區規模5.5以上地震震央位置,圖中之標示為發震順序,右表為發震日期及規模
圖4-104、2004~2006花蓮B區規模5.5以上地震震央位置,圖中之標示為發震順序,右表為發震日期及規模
圖4-105、1986年11月15日凌晨5時20分花蓮地震,上圖為震央位置及CWB之震源機制解,下圖為中和華陽市場之震災照片
圖4-106、1994年6月5日上午9時9分南澳地震,上圖為震央位置及CWB之震源機制解,下圖為6月~8月所有餘震之震央分布圖
圖4-107、2002年3月31日下午2時52分花蓮外海地震,上圖為地震報告圖,下圖為全島等震度圖及CWB震源機制解
圖4-108、1980年~2008年花蓮A區每日地震個數與最大規模統計圖,由圖可見本區域較大規模地震發生之週期約4~5年
圖4-110、1900至2008年規模6以上強震之震央分布圖,圓圈與星號分別表示規模6與7以上之地震。(a)震源深度>40 km之深震。(b)震源深度≦40 km之淺震
圖4-111、1994至2008年規模5.9以上強震之震央分布圖,圓圈與星號分別表示規模5.9與6.5以上之地震。(a)震源深度>40 km之深震。(b)震源深度≦40 km之淺震
圖4-114、1994至2008年地震個數等值圖。(a)深震。(b)淺震。等值圖係以經緯度各0.2度為網格大小,地震個數已正規化為30天之個數。深震與淺震的地震個數高值區主要皆分布在沖繩海槽構造區域
圖4-115、1994至2008年累積規模等值圖。(a)深震、(b)淺震。深震高值區在基隆外海與宜蘭外海,淺震高值區在宜蘭平原與近海之沖繩海槽構造區域
圖4-116、1994至2008年地震累積規模等值圖(上圖)與個數(下圖)之時間分布。(a)深震、(b)淺震。深震高值區在基隆外海與宜蘭外海,淺震高值區在宜蘭平原與近海 之沖繩海槽構造區域
圖5-2、深淺背景地震觀測資料之月平均地震個數、月平均累計規模與平均地震深度在區域之分布
圖5-3、1983至 2007年之淺層(小於40公里)地震資料,以月為單位,統計不同規模區段之地震個數及計算最大規模(綠色星號)、累積規模(黑色星號)之月歷時圖
圖5-4、1935至 2007年之淺層(小於40公里)地震資料,以月為單位,統計最大規模(綠色星號)、累積規模(黑色星號)之月歷時圖
圖5-6、2006年4月1日 ML6.23臺東地震赤山站(CHI)之同震階變紀錄
圖5-7、花蓮站震前水位異常變化型態三分類:水位突升型、水位突降型、引潮力影響型(粗黑線:花蓮站地下水位,細 黑線:花蓮站預測天文潮)
圖5-9、2004年12月26日 08:58(TST)Mw 9.1印尼蘇門達臘島地震,那菝站(NAB)及花蓮站(HWA)兩站的同震水位變化
圖5-10、1999年至2004年相對於澎湖之GPS變形平均速度場(相對於澎湖)
圖5-11(e)、以上各圖為2004年至2007年之GPS絕對變形年平均速度場,各圖所代表之意義如圖內說明。
圖5-12、為花蓮GPS在三維空間之觀測結果及其與附近地震之關係(黑線條),緯度上之變化似乎預先反應該地在2000年7月初及9月初兩個規模大於5.5之地震
圖5-15、2000年1月1日~2009年7月4日花蓮HUAL站時間序列,圖中黑色線條為地震資料(地震搜尋條件為距花蓮站50 km內,ML≧5,深度小於70 km的地震)
圖5-16、2000年~2009年7月4日花蓮地區GPS時間序列EW向(remove linear,每站縱軸為 -2 ~ +2 cm)
圖5-17、2000年~2009年7月4日花蓮地區GPS時間序列NS向(remove linear,每站縱軸為 -2 ~ +2 cm)
圖5-18、2006年~2009年7月4日花蓮東富(左圖)以及鶴岡(右圖)時間序列(remove linear,每站縱軸為 -2 ~ +2 cm)
圖5-19、年週期變化測站分布圖(虛線為地質分區界線)。(圖中有標示站名的為有年週期變化現象的測站)
圖5-20、花蓮自2000年起每兩年區段東西向時間序列(縱軸為 -2 ~ +2 cm)(地震搜尋條件為距花蓮站50 km內,ML≧5,深度小於70 km的地震)
圖5-21、2000~2008年花蓮時間序列東西向(灰色區間為每年4至8月)
圖5-22、2000年~2009年7月4日花蓮GPS站周圍50 km以內,深度70 km以內,ML≧5地震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