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導覽

地震百問


51. 何謂板塊運動?

       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主要在說明目前發生在地球上層的構造及解釋地震發生之原因。

       地球的最外部為冷而硬的可移動之岩石,稱為岩石圈(Lithosphere),其厚度平均約100公里,岩石圈之下為軟流圈(Asthenosphere)為黏度高的液體物質所組成,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板塊構造的基本觀念是將岩石圈分成數個接近剛性之板塊,包括較大的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和數個較小之板塊(見附圖),板塊受到張力、壓力、重力及地函對流的作用,不同的板塊之間每年以數公分的相對速度緩慢移動,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便由於相鄰板塊之互相作用而發生。

        板塊交界處主要有三種型態:

(1) 分離板塊交界處(Divergent boundaries):代表地殼引伸拉裂的現象,在中洋脊(Mid-ocean ridge)處相鄰的兩板塊互相分離,而產生新的岩石圈,其材料來自地函的上部,係經熔融作用而產生。地殼在這裡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張延伸,沿著發散交界處常有地震發生,其震源深度多在100公里以內。

(2) 聚合板塊交界處(Convergent boundaries):在這交界處兩板塊相互碰撞,較重者插入較輕者之下方(約以30°~45°之傾角),使老的岩石圈消失而回到地函中,這插入的部分叫隱沒帶(Subduction zone)。由於兩板塊間的相互磨擦,所以沿著隱沒帶可以不斷地發生地震而造成一地震帶,其震源深度可從很淺到大約700公里左右。臺灣花蓮附近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聚合板塊交界處,所以地震非常頻繁。

(3) 守恆板塊交界處(Conservative boundaries):不產生新的岩石圈也不使岩石圈消失,相鄰兩板塊彼此橫向移動磨擦,而產生震源深度較淺之地震。臺東縱谷斷層即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守恆板塊交界處。

世界板塊圖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