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導覽

地震資訊

:::
首頁 / 地震資訊 /災害地震 / 土壤液化詳細資料
1941/12/17 中埔地震 M𝐿7.0 (土壤液化 0 處)

  • 發震時間:
    1941/12/17
  • 震央位置:
    北緯 23.38 ° 東經 120.48 °
  • 地震深度:
    9.0 公里
  • 地震規模:
    M𝐿 7.0 、 M𝑤 7.3
  • 回上一頁
土壤液化詳細資料
1941年12月17日凌晨03:19在嘉義中埔附近發生全島有感的強烈災害地震,共造成360人死亡、194人重傷、535人輕傷、1人失縱,住家全倒4,481戶、半倒6,787戶、大破11,292戶、破損28,188戶、焚燬1戶、埋沒4戶,非住家全倒3,454棟、半倒2,229棟、大破4,496棟、破損14,525棟,官衙、學校、廟宇、銀行等公共建物全倒28棟、半倒26棟、大破82棟、破損190棟。1941年中埔地震震央位置:23.375°N, 120.475°E,震源深度9公里,地震規模ML=7.0, MW=7.3, MH=7.1。地震後之野外調查未發現地表斷層的跡象,但山崩、地滑、地裂、地鳴、地震光、噴砂與噴水等現象與地下水變化均有所見(分布圖dis1500)
地點 現象 震度 地質狀態 詳情
土壤液化紀錄圖檔
地下水變化分布圖。(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
臺南市新營區白河國小(臺南州新營郡白河庄白河國民學校)井水變濁,學校東側煙草田中之噴泥孔,地震時泥水噴出並發生地裂。此處於1930年12月8日前大埔地震時亦發生噴泥現象。(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臺南市白河區崎內里鹿寮溪水庫(新營郡,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鹿寮水庫)貯水池堰堤的龜裂。(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臺南市白河區崎內里鹿寮溪水庫(新營郡,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鹿寮水庫)貯水池堰堤的龜裂與崩壞。(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臺南市新營區新營火車站(臺南州新營郡新營街火車站)前倉庫之磚造外牆左邊下沉,附近並噴出青色泥土。(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嘉義縣水上鄉義興村(臺南州嘉義郡水上庄番子寮)附近的田圃、甘蔗田、芋頭田多處噴砂泥、地裂、噴水,孔直徑最大130公分。(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嘉義縣水上鄉三界村(臺南州嘉義郡水上庄三界埔)民宅下陷約20公分,室內地裂,井水變濁。(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嘉義縣水上鄉溪州村(臺南州嘉義郡水上庄外溪洲)保正宅前道路旁的地裂及噴泥孔。(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
嘉義市東區太平里(臺南州嘉義市宮前町6丁目)附近道路龜裂。(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
嘉義縣竹崎鄉桃源村田尾(嘉義郡竹崎庄田尾)附近田圃中噴砂孔與所噴出的砂(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內埔(嘉義郡中埔庄內埔子)鳳梨田中地裂損壞情形。(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嘉義縣東石鄉龍港村港墘厝(東石郡東石庄港墘)地裂。(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嘉義縣東石鄉龍港村港墘厝(東石郡東石庄港墘)地裂,從地裂噴出的水形成水池。(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鄭世楠等, 1999)
雲林縣蕀桐鄉埔子村榮村(臺南州斗六郡蕀桐庄榮村)簡易鋪設道路路面地裂情形,新虎尾流域的軟地盤。(根據臺灣總督府氣象臺, 1942)
參考文獻
1.臺灣總督府氣象臺,1942:昭和16年12月17日嘉義地方烈震報告,臺北,227頁(日文)。
2.鄭世楠、葉永田、徐明同、辛在勤,1999: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中央氣象局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聯合發行,280頁。
3.鄭世楠、葉永田、溫國樑,2012:由歷史地震探討臺灣地區土壤液化的分布,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結構工程研討會暨第一屆地震工程研討會,臺中,9月5-7日。
4.鄭世楠和王子賓,2021:109年度地震資料之分析應用,子計畫四:台灣地區歷史地震之土壤液化分布地研究與探討,地震技術彙編2020,483-506。網址位置:https://scweb.cwa.gov.tw/Uploads/Reports/MOTC-CWB-109-E-0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