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推動規劃

中央氣象署之權責位屬強震預警防救災體系之上游預警資訊提供層次。現階段已建置「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以目前之現行作業模式,針對台灣本島地區近岸10公里內之中大型有感地震平均約在地震發生後20~30秒,可完成初步地震資訊、各地預估震度與預估到時等資訊,並對外發送,對於距震央100公里以外之地區,將可提供約10秒以上之預警時效。然而由於國內中、下游層次目前尚未完備,因此中央氣象署規劃以下業務作為推動方向:

1.短期:發展強震即時警報技術系統,業務重點為縮短預警時效,並提昇相關資訊之精確度。 與民間業者合作,利用最新網路通訊科技開發傳、收介面。推動全國中小 學強震即時警報傳遞機制。預估客戶端數量3000~5000。以上短期工作即為 「推動地震速報預警在學校應變機制之應用計畫」之主要工作與目標。

2.中期:持續與民間業者合作,針對非傳統IP網路之通訊技術,開發無 線傳、收介面。擴大接收預警訊息之客戶端數量至數萬至數十萬有線、無線電腦或設備。(如下圖)(合作開發契約範本下載

3.長期:新一代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全面上線,正式運作。待NCC整合電信業者,完成簡訊廣 播之規範,即可透過相關系統將預警資 訊快速提供至一般民眾手機。屆時一般民眾均可 透過手機、無線載具設備接收強震即時警報資訊。

合作推動處理流程圖表